潮新闻 | 浙江省政协委员、集团董事长楼杨林:让在职专业技能培训在企业里火热起来

发布日期:2025-01-17  来源:潮新闻  浏览次数:191

  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培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实事中也提出了“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正在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中天爱心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中智元教育集团董事长楼杨林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上。经历几天的反复斟酌、修改,最终把关于推动企业开展在职专业技能培训的提案提交了上去。


  当前在职专业技能培训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让此类培训在企业里火热起来,成为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些成了楼杨林近两年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此前,在国家出台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就提到,加强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以市场化培训为主导、行业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


  在2025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中也提出了“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


  在楼杨林看来,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企业适应新形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职专业技能教育学习的开展明显不足。


  “为了降本增效,不少企业砍掉了技能培训的版块,其实这是一种消极‘内卷’,从长远来看,错失了员工技能储备与提升的机会,是很可惜的。”楼杨林说,同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在职专项技能教育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差异较大。大型企业凭借自身相对雄厚的资金、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才管理体系,能较好地开展培训工作;但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此方面组织能力上尚显欠缺。


  而从培训资源来看,来自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都与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实际技能需求存在错位。


  前段时间,在成都的几家职业院校考察参观的经历,给了楼杨林不少启发。“当地院校在课程设计环节,就让企业参与进来,这能让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好结合起来。”楼杨林说,就自身所在的建筑行业来说,由于行业内存在大量如建筑工人等基础劳动用工,因此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上,除了向外推动产教融合,企业自身如何更有效率地开展内部技能培训,同样十分关键。


  “对于建筑行业的一线工人来说,通过经验技巧传授,今天教、明天立马就能用上的方式,周期短,见效快,就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技能培训路径。”楼杨林说。


  要提升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的积极性,积极的政策引导同样不可或缺。


  “如优化现有的在职专项技能教育学习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拓宽补贴范围,将一些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创新培训项目纳入补贴范畴等;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提高政策执行的时效性,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便捷地享受到政策优惠……”在配套政策上,楼杨林有着不少期待。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培训资源,她认为,在政府牵头下,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还可开展师资培训,邀请企业专家、行业领军人物为教师授课,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我希望进一步加快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大军。这既是企业家的期待,更是当前千千万万劳动者最真实的诉求。”楼杨林说。


  去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楼杨林就提出了要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建筑产业工人更有职业尊崇感。并且已经在中天控股集团内部推行任职资格体系认证,用系统化的经验推广来加速职业工人的成熟周期。


  作为中天控股集团董事和中智元教育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针对中天控股集团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以及中智元转型升级,拓展业务版图的需求,楼杨林一直非常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中智元与一所省属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收购工作已经顺利进入后半程。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智元通过收购职业院校,对标企业需求,共建创新服务平台,以联合办学、投资办学、专业共建等创新模式,推动着高等教育向多元化、灵活化、规模化发展,这既能为集团自身的在职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服务,同时也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和层次的人才。


  文章来源:潮新闻


  部分内容有改动


  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培训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实事中也提出了“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正在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中天爱心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中智元教育集团董事长楼杨林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上。经历几天的反复斟酌、修改,最终把关于推动企业开展在职专业技能培训的提案提交了上去。


  当前在职专业技能培训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对症下药”,让此类培训在企业里火热起来,成为提升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些成了楼杨林近两年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此前,在国家出台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就提到,加强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以市场化培训为主导、行业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


  在2025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中也提出了“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


  在楼杨林看来,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企业适应新形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职专业技能教育学习的开展明显不足。


  “为了降本增效,不少企业砍掉了技能培训的版块,其实这是一种消极‘内卷’,从长远来看,错失了员工技能储备与提升的机会,是很可惜的。”楼杨林说,同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在职专项技能教育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差异较大。大型企业凭借自身相对雄厚的资金、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才管理体系,能较好地开展培训工作;但不少中小微企业在此方面组织能力上尚显欠缺。


  而从培训资源来看,来自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都与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实际技能需求存在错位。


  前段时间,在成都的几家职业院校考察参观的经历,给了楼杨林不少启发。“当地院校在课程设计环节,就让企业参与进来,这能让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好结合起来。”楼杨林说,就自身所在的建筑行业来说,由于行业内存在大量如建筑工人等基础劳动用工,因此在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上,除了向外推动产教融合,企业自身如何更有效率地开展内部技能培训,同样十分关键。


  “对于建筑行业的一线工人来说,通过经验技巧传授,今天教、明天立马就能用上的方式,周期短,见效快,就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技能培训路径。”楼杨林说。


  要提升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的积极性,积极的政策引导同样不可或缺。


  “如优化现有的在职专项技能教育学习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拓宽补贴范围,将一些有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创新培训项目纳入补贴范畴等;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提高政策执行的时效性,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便捷地享受到政策优惠……”在配套政策上,楼杨林有着不少期待。


  此外,为进一步优化培训资源,她认为,在政府牵头下,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还可开展师资培训,邀请企业专家、行业领军人物为教师授课,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我希望进一步加快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大军。这既是企业家的期待,更是当前千千万万劳动者最真实的诉求。”楼杨林说。


  去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楼杨林就提出了要多措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建筑产业工人更有职业尊崇感。并且已经在中天控股集团内部推行任职资格体系认证,用系统化的经验推广来加速职业工人的成熟周期。


  作为中天控股集团董事和中智元教育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针对中天控股集团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以及中智元转型升级,拓展业务版图的需求,楼杨林一直非常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中智元与一所省属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收购工作已经顺利进入后半程。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智元通过收购职业院校,对标企业需求,共建创新服务平台,以联合办学、投资办学、专业共建等创新模式,推动着高等教育向多元化、灵活化、规模化发展,这既能为集团自身的在职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服务,同时也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和层次的人才。


  文章来源:潮新闻


  部分内容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