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202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教育、养老、托育
发布日期:2025-02-07 来源: 浏览次数:282
全国各地陆续召开两会,各省市发布的2025年度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聚焦教育、养老、托育等民生实事项目,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2025两会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好声音!
北京市市长殷勇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中特别提到: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加强社会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立足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展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加强职业院校建设。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主要任务中提到: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重点产业人才住企培养、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等育人新机制,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聚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养老托育服务品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推动社区托育点扩优提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改善。民心工程、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5155个、社区托育托额9034个。
天津市市长张工在2025年度工作安排中特别提到:
坚持以“三新”、“三量”为重要工作抓手,多措并举优化大宗消费,促进文旅、健康、养老、银发、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坚持以高品质生活为引领,务实发展民生事业。做实民生基本保障。优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幸福院)30个、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个。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进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伟中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共同富裕。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健全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我们要坚持增供给、优服务,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全力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铸魂工程,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培优工程,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许昆林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到: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融合促进行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为江苏学子的未来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创新发展蓄势聚能。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化安排12类45件民生实事。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强生育支持和普惠托育服务,新增托位数超3万个。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健全生育补贴、保险、休假等制度,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和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培育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普惠托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多渠道增加托位供给。改造提升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新增80家社区普惠托育点,保障群众多层次托育需求。
浙江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刘捷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指出: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全省推广老年助餐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4526万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规范实施生育保险、休假、补贴等制度,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流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
提振和扩大消费,切实增强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挖掘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基础型消费。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建立家庭育儿补贴制度,新增托位4万个。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今年继续实施民生实事,包括放心家政、安心托幼等项目,我们一定把这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冷暖的德政工程办好。
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蓝天立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落实生育休假、补贴等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大力提振消费,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深挖基础型消费,激发改善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展新一轮高职学校“双高”、中职学校“双优”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加强教师待遇保障。
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正谱在2025年主要工作中提到:
提高公共服务质效。实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9所,创建省级特色高中30所,打造一批产教融合新型载体。
聚力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民生为大,继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医养康养结合。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金湘军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中分别提到: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整体创新效能。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国率先实现普惠托育机构补助全覆盖。激发消费潜能。扩大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
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城市整体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关切,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善落实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贴等支持政策,探索医育结合模式。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要重视发展银发经济,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丰富旅居养老、商业养老、互助养老、医养结合等业态,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
要紧紧抓住民生服务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新增30万,还有63万失能老人、158万残疾人、40万3岁以下婴幼儿,养老、育幼、照护、家政等服务是有需求的,关键问题是高质量供给不足,“好阿姨”、“好护工”不好找、用不起、留不住,有保障有品质的专业机构也不多。要围绕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大规模、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打造一批信得过的专业机构、叫得响的服务品牌。
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为重点,办好民生实事。学前教育重点抓普及普惠,也要做好托育服务,帮助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职业教育要同区域发展相协调、产业布局相衔接,建好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赵龙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任务中提到:
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改善提高。办好养老托育,出台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等政策文件,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2个、示范性长者食堂405个,新增托位1.7万个。
坚持民生为大,增进百姓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深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养老托育体系,持续擦亮“福见康养”品牌,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2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60%;加强适老化改造和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一老一小”家政服务潜能,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制定完善生育补贴、普惠托育服务专项奖补等政策,推进公办幼儿园改造新增普惠托位,加快建设多层次、广覆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坚持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新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施支撑主导产业学科建设和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统筹推进健康湖南建设,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坚持需求牵引、市场导向,重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为解决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保障提供更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加快推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实施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强化、优质供给市场扩容、健康产业加快培育三大工程,协同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今年继续实施10大类55项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安居、出行等领域,我们一定努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得更好,让老百姓心里更暖、笑容更多。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施小琳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扎实做好保障民生改善工作,新增普惠性托位1万个,新改扩建公办普惠性幼儿园100所。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实施新时代“天府银龄行动”,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抓住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机遇,以优质高职院校为基础设置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优质教育提标扩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和新一轮“双高计划”,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稳妥推进生育津贴即申即享。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实施新优质园提升计划,让群众方便托、放心托、实惠托。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乃翔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施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试点。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制度,允许横向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人才培育集聚、评价激励机制,让各类人才扎根齐鲁、尽展才华、实现价值。
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好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不遗余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持续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0家,新增智慧养老院30家、家庭养老床位1万张、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扩大老年健康产品服务。建设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50个、认知障碍床位3000张。落实生育补贴、婚假、产假、育儿假等政策,发展单位办托、社区嵌入等多种托育模式,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努力让教育更优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新一轮职业学校“双高工程”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长效化,用心呵护学生成长成才。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建成100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培育100个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4万张。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提振消费,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
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李乐成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优质公办幼儿园覆盖92%乡镇,50%县区基本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新增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万名以上。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机制。
抢抓政策机遇,全方位扩大内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
坚持人民至上,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保基本、兜底线,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需求清单”,明确政府工作“责任清单”,交出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胡玉亭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强度,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聚焦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促消费扩投资。大力提振消费,支持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
强化教育人才支撑,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学科,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提质发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梁惠玲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打造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实践。
推动卫生健康养老事业发展。大力推广远程医疗服务,推进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开展重点人群疾病免费筛查。实施生育率提升专项行动,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实行育儿补贴制度,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新增护理型床位1万张以上,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健全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公办托育机构和普惠托育机构,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设置托班招收2—3岁儿童,探索和推广“家庭托育点”服务模式,多种形式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78个。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小明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提升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度。推动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双达标”。完成“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年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
扎实抓好民生保障,人民福祉不断增进。新增托位6250个。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落实生育支持政策。规范托育服务机构发展,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各市县至少建设1家公立型或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推广居家社区养老“建枢纽带站点进家庭”模式,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2个。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李炳军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推动建立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08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6.95万个,新投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412个,建设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每千人拥有3岁一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以上。
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予波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通行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抓好省部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任务。支持“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调整优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学科设置、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高校布局。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培育绿色、智能、文旅、体育等消费热点。
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刚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办好实事,民生保障可感可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办好9方面民生实事。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6万个,完成3.7万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托位3.2万个。
坚持就业优先、民生为大,聚焦民生短板弱项扩投资,加大养老托育、供水供热供气等民生项目投入。制定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健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积极挖掘数字、绿色、智能新型消费潜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促进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鼓励嵌入式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进社区,扩大普惠养老托育覆盖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为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期待交出新答卷。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疆生育和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参保448.2万人、2366.7万人。
加快民生改善步伐,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加强老年、妇幼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托育产业发展。加快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文娱、体育等服务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叶建春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4.4万户,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7家,建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377家、城乡老年助餐点7800余个、“一老一小幸福院”698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32个。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餐饮、住宿、养老、托育、家政和家居综合一体化设计等服务消费。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新增专业布点数60%以上服务于省域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打造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公建托位供给,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深入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升级、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老年社会参与扩面三大行动,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建设300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爱。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兜准兜牢兜实困难群众保障底线。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任振鹤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深化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建设和学区化治理,推进“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镇公办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增主城区园位1万个。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少而精”的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扩大服务消费,加快文旅、养老、家政、育幼等消费扩容升级,大力培育线上医疗、在线教育、虚拟养老等服务业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城乡养老服务短板,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现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全覆盖。
全国各地陆续召开两会,各省市发布的2025年度最新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聚焦教育、养老、托育等民生实事项目,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2025两会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好声音!
北京市市长殷勇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中特别提到: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加强社会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在“老老人”数量较多的区域新建50个养老服务中心,优化养老助餐点布局,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2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引导各行业完善适老化服务。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立足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展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加强职业院校建设。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主要任务中提到: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完善重点产业人才住企培养、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等育人新机制,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聚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养老托育服务品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新增3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推动社区托育点扩优提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改善。民心工程、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5155个、社区托育托额9034个。
天津市市长张工在2025年度工作安排中特别提到:
坚持以“三新”、“三量”为重要工作抓手,多措并举优化大宗消费,促进文旅、健康、养老、银发、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坚持以高品质生活为引领,务实发展民生事业。做实民生基本保障。优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型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幸福院)30个、示范型老人家食堂30个。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进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伟中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共同富裕。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健全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制度,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我们要坚持增供给、优服务,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全力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铸魂工程,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培优工程,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许昆林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到: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融合促进行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为江苏学子的未来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创新发展蓄势聚能。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化安排12类45件民生实事。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加强生育支持和普惠托育服务,新增托位数超3万个。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健全生育补贴、保险、休假等制度,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和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培育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普惠托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多渠道增加托位供给。改造提升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新增80家社区普惠托育点,保障群众多层次托育需求。
浙江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刘捷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指出: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全省推广老年助餐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4526万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规范实施生育保险、休假、补贴等制度,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注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流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
提振和扩大消费,切实增强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挖掘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基础型消费。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清宪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建立家庭育儿补贴制度,新增托位4万个。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今年继续实施民生实事,包括放心家政、安心托幼等项目,我们一定把这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冷暖的德政工程办好。
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蓝天立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完善社会保障。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落实生育休假、补贴等政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大力提振消费,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深挖基础型消费,激发改善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展新一轮高职学校“双高”、中职学校“双优”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加强教师待遇保障。
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正谱在2025年主要工作中提到:
提高公共服务质效。实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9所,创建省级特色高中30所,打造一批产教融合新型载体。
聚力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民生为大,继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加普惠托育供给。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进医养康养结合。
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金湘军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中分别提到: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整体创新效能。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国率先实现普惠托育机构补助全覆盖。激发消费潜能。扩大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
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城市整体解决“一老一小”等民生关切,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善落实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贴等支持政策,探索医育结合模式。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要重视发展银发经济,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丰富旅居养老、商业养老、互助养老、医养结合等业态,进一步增进老年人福祉。
要紧紧抓住民生服务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新增30万,还有63万失能老人、158万残疾人、40万3岁以下婴幼儿,养老、育幼、照护、家政等服务是有需求的,关键问题是高质量供给不足,“好阿姨”、“好护工”不好找、用不起、留不住,有保障有品质的专业机构也不多。要围绕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大规模、针对性强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打造一批信得过的专业机构、叫得响的服务品牌。
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为重点,办好民生实事。学前教育重点抓普及普惠,也要做好托育服务,帮助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职业教育要同区域发展相协调、产业布局相衔接,建好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赵龙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任务中提到:
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改善提高。办好养老托育,出台促进“一老一小”家政服务发展等政策文件,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2个、示范性长者食堂405个,新增托位1.7万个。
坚持民生为大,增进百姓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深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完善养老托育体系,持续擦亮“福见康养”品牌,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2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60%;加强适老化改造和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一老一小”家政服务潜能,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制定完善生育补贴、普惠托育服务专项奖补等政策,推进公办幼儿园改造新增普惠托位,加快建设多层次、广覆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坚持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内生动力。发展新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
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施支撑主导产业学科建设和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统筹推进健康湖南建设,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湖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李殿勋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坚持需求牵引、市场导向,重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为解决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保障提供更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加快推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实施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强化、优质供给市场扩容、健康产业加快培育三大工程,协同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今年继续实施10大类55项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幼、安居、出行等领域,我们一定努力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得更好,让老百姓心里更暖、笑容更多。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施小琳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扎实做好保障民生改善工作,新增普惠性托位1万个,新改扩建公办普惠性幼儿园100所。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实施新时代“天府银龄行动”,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抓住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机遇,以优质高职院校为基础设置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促进优质教育提标扩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和新一轮“双高计划”,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稳妥推进生育津贴即申即享。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实施新优质园提升计划,让群众方便托、放心托、实惠托。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乃翔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施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试点。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制度,允许横向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人才培育集聚、评价激励机制,让各类人才扎根齐鲁、尽展才华、实现价值。
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好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不遗余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持续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培育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200家,新增智慧养老院30家、家庭养老床位1万张、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扩大老年健康产品服务。建设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50个、认知障碍床位3000张。落实生育补贴、婚假、产假、育儿假等政策,发展单位办托、社区嵌入等多种托育模式,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努力让教育更优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进新一轮职业学校“双高工程”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长效化,用心呵护学生成长成才。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建成100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培育100个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4万张。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提振消费,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
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李乐成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优质公办幼儿园覆盖92%乡镇,50%县区基本达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新增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万名以上。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机制。
抢抓政策机遇,全方位扩大内需。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积极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
坚持人民至上,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保基本、兜底线,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需求清单”,明确政府工作“责任清单”,交出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吉林省人民政府省长胡玉亭在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强度,出台生育补贴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聚焦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促消费扩投资。大力提振消费,支持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
强化教育人才支撑,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学科,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提质发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梁惠玲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打造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实践。
推动卫生健康养老事业发展。大力推广远程医疗服务,推进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开展重点人群疾病免费筛查。实施生育率提升专项行动,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措施,实行育儿补贴制度,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新增护理型床位1万张以上,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健全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公办托育机构和普惠托育机构,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设置托班招收2—3岁儿童,探索和推广“家庭托育点”服务模式,多种形式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78个。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小明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提升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度。推动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双达标”。完成“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年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
扎实抓好民生保障,人民福祉不断增进。新增托位6250个。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落实生育支持政策。规范托育服务机构发展,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各市县至少建设1家公立型或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推广居家社区养老“建枢纽带站点进家庭”模式,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2个。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李炳军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推动建立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08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6.95万个,新投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412个,建设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每千人拥有3岁一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以上。
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予波在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通行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抓好省部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任务。支持“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调整优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学科设置、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高校布局。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培育绿色、智能、文旅、体育等消费热点。
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刚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工作安排中提到:
办好实事,民生保障可感可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办好9方面民生实事。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6万个,完成3.7万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托位3.2万个。
坚持就业优先、民生为大,聚焦民生短板弱项扩投资,加大养老托育、供水供热供气等民生项目投入。制定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健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支持政策,积极挖掘数字、绿色、智能新型消费潜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促进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鼓励嵌入式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进社区,扩大普惠养老托育覆盖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为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期待交出新答卷。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疆生育和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参保448.2万人、2366.7万人。
加快民生改善步伐,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加强老年、妇幼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托育产业发展。加快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文娱、体育等服务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叶建春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4.4万户,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7家,建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377家、城乡老年助餐点7800余个、“一老一小幸福院”698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32个。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餐饮、住宿、养老、托育、家政和家居综合一体化设计等服务消费。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新增专业布点数60%以上服务于省域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打造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公建托位供给,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深入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升级、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老年社会参与扩面三大行动,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建设300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流动儿童权益保障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爱。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兜准兜牢兜实困难群众保障底线。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任振鹤在2024年工作回顾和2025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深化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建设和学区化治理,推进“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镇公办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增主城区园位1万个。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少而精”的中职学校。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扩大服务消费,加快文旅、养老、家政、育幼等消费扩容升级,大力培育线上医疗、在线教育、虚拟养老等服务业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快补齐城乡养老服务短板,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现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