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明确28项具体任务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发布日期:2024-02-02 来源:大皖新闻 浏览次数:400
记者从2月1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市妇女儿童工作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已印发《合肥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年建成儿童友好社区(街区)超50个
方案指出,到2025年,合肥市建成儿童友好社区(街区)不少于50个、儿童友好试点社区覆盖率达到50%、儿童友好乡村不少于10个、儿童友好公园不少于30个、儿童友好学校不少于100所、儿童友好医院不少于5所。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建成彰显养人合肥、科创名城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城市品牌。
到2035年,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儿童友好城市合肥样板。
发挥“规建治一体化”的制度优势,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在“一湖一园一廊一城”文旅新地标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工程中,打造一批儿童友好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儿童优先”政策评估机制,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
有序探索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制度
方案指出,将拓宽儿童代表覆盖面,普遍在学校、社区成立儿童代表团、儿童友好成长营等儿童参与平台,探索建立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流程参与机制,激发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持续擦亮“学在合肥”品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序探索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制度,缩小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加快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严格落实“双減”政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及儿童暑假托管长效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畫。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赋能儿童健康成长。
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和服务工作,完善落实合肥残疾儿童康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协同推进儿童残疾预防、早期筛查、治疗康复。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扩幅提标,鼓励公办机构开展康复业务,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康复机构。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
新建幼儿园规划配建“三件套”
记者注意到,方案强调在体育场所、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等改扩建一批适儿化设施,鼓励学校建设儿童劳动教育,美育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基地,全方位打造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课外学堂”。
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第三卫生间、儿童休息活动区等,营造良好的儿童友好环境。充分利用公园绿地、闲置地、废弃工矿地等建设一批“共享球场”“游戏角落”。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激活存量、做优增量,从社区、街区、城市三个层面构建点线面相融合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学校,优化学校儿童友好环境,改造提升有关建筑、设施,加强校园、校舍、校车、校园食品等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儿童参与机制。在新建幼儿园中符合条件的要规划配建“三件套”(家长等候区、游园和公厕)。开展学径设计,提升儿童通学路径无障碍和安全性,打造“最美上学路”。
逐步推进建设合肥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方案指出,推进一批医院进行适儿化改造提升。建立儿童就医便捷通道,在医院儿童候诊活动区和儿科住院病房营造趣味、舒适的就医环境。推进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扩建、改建各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完善郊野步道、自然营地等儿童主题设施设备建设。设置充满生态童趣、具有启发创造性的儿童活动区域和游戏空间,成为儿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的“游乐园”。
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措施,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依法落实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生育政策。探索成立家政服务联盟,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与托育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逐步推进建设合肥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公立医院托育点及公办独立托育机构。建设覆盖0-3岁各年龄段的托育机构,开展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在农村综合服务设施配建中,统筹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社区(村)婴幼儿成长驿站。探索实施社区(村)家长互助式、临时托管式公益服务,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运营补贴。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大皖新闻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记者从2月1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市妇女儿童工作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已印发《合肥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年建成儿童友好社区(街区)超50个
方案指出,到2025年,合肥市建成儿童友好社区(街区)不少于50个、儿童友好试点社区覆盖率达到50%、儿童友好乡村不少于10个、儿童友好公园不少于30个、儿童友好学校不少于100所、儿童友好医院不少于5所。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建成彰显养人合肥、科创名城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城市品牌。
到2035年,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儿童友好城市合肥样板。
发挥“规建治一体化”的制度优势,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在“一湖一园一廊一城”文旅新地标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工程中,打造一批儿童友好试点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儿童优先”政策评估机制,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
有序探索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制度
方案指出,将拓宽儿童代表覆盖面,普遍在学校、社区成立儿童代表团、儿童友好成长营等儿童参与平台,探索建立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流程参与机制,激发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持续擦亮“学在合肥”品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序探索教师“区管校聘”管理制度,缩小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加快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严格落实“双減”政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及儿童暑假托管长效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畫。推进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赋能儿童健康成长。
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和服务工作,完善落实合肥残疾儿童康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协同推进儿童残疾预防、早期筛查、治疗康复。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扩幅提标,鼓励公办机构开展康复业务,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康复机构。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
新建幼儿园规划配建“三件套”
记者注意到,方案强调在体育场所、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等改扩建一批适儿化设施,鼓励学校建设儿童劳动教育,美育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基地,全方位打造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课外学堂”。
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第三卫生间、儿童休息活动区等,营造良好的儿童友好环境。充分利用公园绿地、闲置地、废弃工矿地等建设一批“共享球场”“游戏角落”。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激活存量、做优增量,从社区、街区、城市三个层面构建点线面相融合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
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学校,优化学校儿童友好环境,改造提升有关建筑、设施,加强校园、校舍、校车、校园食品等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儿童参与机制。在新建幼儿园中符合条件的要规划配建“三件套”(家长等候区、游园和公厕)。开展学径设计,提升儿童通学路径无障碍和安全性,打造“最美上学路”。
逐步推进建设合肥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方案指出,推进一批医院进行适儿化改造提升。建立儿童就医便捷通道,在医院儿童候诊活动区和儿科住院病房营造趣味、舒适的就医环境。推进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扩建、改建各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完善郊野步道、自然营地等儿童主题设施设备建设。设置充满生态童趣、具有启发创造性的儿童活动区域和游戏空间,成为儿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索自然的“游乐园”。
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措施,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依法落实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生育政策。探索成立家政服务联盟,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与托育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逐步推进建设合肥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公立医院托育点及公办独立托育机构。建设覆盖0-3岁各年龄段的托育机构,开展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在农村综合服务设施配建中,统筹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加快建设社区(村)婴幼儿成长驿站。探索实施社区(村)家长互助式、临时托管式公益服务,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运营补贴。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大皖新闻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